为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9月2日,现代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务实高效的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教学核心环节的规范化建设与创新实践,特邀张春梅、刘雪婷、秦庚三位老师分别就教学材料规范性、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度分享与解读。全院教师齐聚一堂,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维碰撞不断。

研讨会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张春梅老师以“夯实教学基础,规范教学材料”为主题,进行了教学材料规范性的专题分享。她详细阐述了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考核方法备案表等核心教学文件的设计理念、规范要求及注意事项。张老师指出,教学材料是保障教学秩序、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她结合具体实例,逐项分析了教学日历中时间节点、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的合理规划;解读了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思政融入点、考核方式等要素的科学撰写方法;强调了考核方法备案表中考核形式、成绩构成、评分标准设计的科学性、公平性与可操作性。她的分享系统全面、细致入微,为全体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提供了清晰、实用的操作指南,对促进我院教学文档建设的标准化、科学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紧接着,刘雪婷老师延续了此前其在AI赋能教学探索方面的热情,本次聚焦于“课程设计相关文件的解读与经验分享”。她从课程设计的顶层逻辑出发,深入剖析了如何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来科学制定和优化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刘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了如何将前沿知识、科研成果、工程案例以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之中,使其不仅是一份执行计划,更成为一份育人蓝图。她特别强调了课程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与学生中心原则,并分享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智慧教学工具来支撑和优化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从而真正实现从“教什么”到“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何种程度”的转变。她的分享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文件层面的精准解读,又有操作层面的宝贵经验,为教师们提升课程设计质量、打造“金课”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

随后,秦庚老师将大家的视野从校内课堂延伸至行业一线,带来了“顶岗实习相关文件解读与经验分享”。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秦老师系统梳理了学校及学院关于顶岗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规范文件,明确了实习过程中学院、指导教师、企业、学生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他重点分享了实习岗位的遴选与对接、实习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实习成果的考核与评价等环节的操作要点和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秦老师通过生动的典型案例,强调了实习期间学生安全意识、纪律观念、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提升实习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的分享内容务实,针对性强,有效帮助各位指导教师明晰了工作职责与管理规范,为保障后续顶岗实习工作的安全、顺利、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三位老师精彩分享的引导下,与会教师们围绕分享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挑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大家就教学大纲中思政元素的量化评价、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设计、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精准对接、顶岗实习中校企双导师制的有效落实、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思维碰撞。讨论过程中,既有经验的坦诚分享,也有问题的共同剖析,更有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在交流中产生。这种积极的互动不仅解决了部分现实困惑,更凝聚了共识,激发了我院教师共同致力于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